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。在全国政协委员、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李星看来,乡村振兴离不开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的力量,而高校正是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的重要结合点,要充分发挥高校农业相关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作用,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向乡村振兴一线转化,培养一批爱农村、懂技术、善管理的乡村振兴人才。
李星在调研中发现,目前乡村教育发展不均衡,师生流失等问题依然存在,乡村振兴人才的供需不匹配、总量不足。同时,农业基础研究相对薄弱,种业的综合创新能力欠缺,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。
“乡村振兴说到底还是要靠人才来完成,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决定着我国农村是否能够真正实现现代化,农业、农村人才的培养与应用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。”李星说。
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李星准备提交《关于教育、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》,建议一是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,促进基础教育、职业教育并行发展;二是整合优势科研资源,打造农业创新高地;三是筑好人才之“巢”,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。
在教育兴农方面,李星建议推进乡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,结合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,让技能大师到乡村学校指导学生上好劳动课,传承传统文化、手工艺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李星接受采访
“设立乡村技能工作室,推进产教融合,培养一大批新时代的乡村技能大师。”李星说,增加乡村教育投入力度、提高投入效益,优化乡村教育资源配置,促进乡村教育现代化;借助城区高等院校及职业院校等教育资源优势,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,构建并完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,强化塑造城乡教育命运共同体意识,打破城乡教育二元壁垒,下大气力消除城乡教育差距。
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支持。李星建议,整合优势科研资源,打造农业创新高地。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,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,瞄准现代农业前沿领域,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优势研究资源,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。
“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在农业、农村的加速转化应用。”李星表示,鼓励和支持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合作,创新和构建校地合作模式。通过校地合作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有“象牙塔”向乡村振兴一线的落地转化;加强数字乡村建设。运用数字技术实现对节水灌溉、农机装备、粮经饲、畜禽渔、分拣加工、物流仓储及产业链金融等诸环节的贯穿渗透,通过数字化手段,提高农村居民对教育、就业、养老、医疗等社会服务自动化的可及性。
此外,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。李星建议培养一批爱农村、懂技术、善管理的乡村人才队伍,通过强化“头雁”、引回“归雁”、培育“雏燕”的方式,筑好乡村振兴人才之“巢”,确保乡村振兴“后继有人”。
“担任全国政协委员,深知责任重大,我将认真履行委员职责,关注民生,反映民意,努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鼓与呼。”
申请入会
重点企业调查
粮油展
会员查询
放心粮油申报
诚信企业申报
培训会议报名
意见征集
会长信箱